京東618年中慶:商家迎戰機遇與挑戰,別被優惠迷惑
618 年中慶:京東商家的機會與挑戰?
京東 618 的前哨戰:看似美好的開端
又到了各家電商摩拳擦掌的時候了!京東 618 購物節即將在五月底正式開跑,彷彿宣告著年中消費大戰正式揭幕。京東這次打出「以技術賦能服務」的口號,宣稱要從降低保險費用、升級服務工具和強化履約保障三個方面著手,推出一系列商家扶持措施。聽起來很誘人,對吧?但羊毛出在羊身上,這些「扶持」真的能讓商家們「省心、省錢、更高效」地備戰,進而實現流量和銷量的爆發式增長嗎?還是只是一種行銷上的話術,實際上卻暗藏著許多未知的成本與挑戰?
保險費用降低:真的能讓商家「輕裝上陣」?
京東這次主打降低保險費用,聲稱要對「價保險」實施階梯式降費機制,最高降幅可超過 50%。此外,「退換貨運費險」也將全面升級,不僅全面調降費率,更將多檔位費率下調至單筆訂單保費 1 分錢,降幅最高達 94%。
聽起來的確很吸引人,但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裡。首先,所謂的「階梯式降費」具體是如何分級的?達到最高降幅的門檻又有多高?這恐怕只有實際參與的商家才知道了。再者,退換貨運費險的降價固然是好事,但如果因此導致退換貨率大幅提升,最終增加的恐怕還是商家的營運成本。這種促銷方案,會不會反而助長了一些人貪小便宜的心態?真的能讓商家「輕裝上陣」嗎?我個人是持保留態度。而且說到電商大促銷,我還是比較習慣在 PChome 24h 購物,介面比較順手啦!
服務工具升級:AI 能否真正解決商家痛點?
京東這次還強調要升級服務工具,聲稱要依托大模型和自動化策略,打造降本增效的「利器」,讓消費者與商家的溝通更加便捷高效。例如,全新上線的「POP 挽留訂單服務工具」,可以在消費者申請退貨或取消訂單時,自動推送挽留方案,像是提供現金或優惠券等等。
根據官方說法,自從 3 月投入使用以來,「POP 挽留訂單服務工具」的平均挽單成功率提升了 4-5 倍。的確,利用 AI 來提升效率是個趨勢,但這種「挽留」真的能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嗎?還是只會讓人覺得商家很小氣,為了留住訂單不擇手段?如果我是消費者,收到這種自動推送的挽留方案,可能反而會更堅定退貨的決心。畢竟,強扭的瓜不甜嘛!
